top of page
1/11
山豬窟友會
一場關於地方的走秀大會
山豬窟的產業多元且各形各色,衍生不同型態的職業與身處其中的人們。每個人的工作服因應而生,除了讓工作過程更順利,穿上的同時也表現出對職業的態度與尊重。日日耕作的你、經營商店的你、保育山林的你⋯⋯在山豬窟各產業辛勤工作的你、你和你,邀請你一同穿上代表自身的工作服與驕傲,拿出專業與態度,為自己盛大走一場秀!
「拿出工作態度,展現產業深度,告訴他們——山豬窟的居民最酷!」
窟友介紹
「加1」名字源於部落的kivi(族名)之意,是老人家叫女兒名時略帶不標準的口音。蘇英岑阿姨深感文化傳承的使命,透過月桃編織藝術,把部落的故事和手工技藝傳承給更多人。
「加1手作坊」作品多樣且具特色,包括月桃編織的包包、容器、杯墊、草蓆等,還有以羊角勾織、珠繡等方式製作的工藝品。每件作品都傾注了老師對部落文化的熱情與用心,不僅是實用品,更是文化的延續的象徵。
蘇英岑
月桃編織匠心達人
加1手作坊
林大哥從零開始學習農作,栽種鳳梨、芭樂、酪梨等水果,並製作果乾產品。為了讓大家吃到最天然、最美味的水果,他每天清晨早早便到農田工作,傍晚還會再去一趟,親自細心照料每株果樹。尤其是他的紅心芭樂深受大家喜愛,光是社區裡的居民就爭相購買。
林志 堅
尚武村永遠的總幹事
尚武農創企業社
15年前泉爺爺從屏東移居到山豬窟,原本想過退休生活,但發覺我們很多疾病都跟農藥、除草劑有關,便決定投入有機的產業。泉爺爺到處上課、請教專業人員,憑著一股熱忱與堅持,在山上種植有機蔬菜水果和藥草終於有成,取得有機、綠色保育雙認證,一切辛苦都值得!
林木泉
太平洋山坡地的有機農法實踐家
活泉自然生態農場
達興山號是一間隱藏在台九線最南端部落的小餐廳,以原住民常見的食材為基底,透過西式手法烹調,主廚細膩地展現了食材的風味,絕對顛覆傳統對於原住民風味餐的印象。在這裡用餐,不僅是享受美味,接待人員還會為每一道料理詳細講解其食材的背景及運用,讓食客在享用的同時了解在地風土文化。
徐登泰
部落食材魔術師
達興山號
CINEVUAN排灣族語含義是最初的、出生的地方、原點,這個店名不僅是描述著台東家鄉對於返鄉青年的意義,也是烘焙坊製作烘焙產品的信念,將當地特色產物、小農作物及原民文化融入麵包、甜點中,希望台東家鄉特色飲食人文產物得以用不同的方式呈現。
金許願
大武甜心
CINEVUAN原點烘焙坊
大武山豬窟環境天然純淨,生態極為豐富,山豬窟野蜂獵人—賴阿伯從自身經歷中發現了野蜜對身體的好處,因此在大武山林中,用仿效大自然的方式替蜜蜂製作了約800個蜂箱,一年採收兩次,分別為夏蜜及冬蜜。
賴順盛
山豬窟野蜂獵人
山豬窟野蜂獵人
返鄉十年的葉大姊耕耘了這一塊野地,提供當地深度旅遊導覽及販售 手作農產品,包括紅遍大街小巷的東方雲豆鼓小魚辣椒、土肉桂粉、刺蔥粉、洛神花蜜餞、蛋捲等等,其中也有農遊體驗「山海孵雞蛋」讓旅人可以親手撿雞蛋,跟雞近距離接觸,再利用在地硬砂岩風化成的黏性強的紅土、太平洋的鹹水製作鹹雞蛋,依序動作後放置盒內,直接帶回家放置二十日後即可烹調食用。
葉少雲
熱愛故鄉的百變怪
東方雲生活體驗區
台東最南端賞梅區大武鄉山豬窟休閒農業區,山區梅樹每到一月份就會綻放雪白花朵。由當地居民早期栽種的梅樹,每到春季就可以採收梅子,近年來成為台東最南端的賞梅景點,園區栽種約300棵梅樹,開花時節,像極了白雪覆蓋山林。
梅園除了賞梅外,二月、三月可以賞櫻花、三月中到四月中也可以來採梅,不同時節各有特色。
連正秋
山豬窟梅園守護者
逸園山莊
在場民眾為心目中的窟友冠軍投下一票!
第一屆山豬窟友會前三名正式出爐!!
第三名
葉少雲
東方雲生活
體驗區
第一名
蘇英岑
加1手作坊
第二名
徐登泰
達興山號
因為日日耕耘的你們
讓大家知道山豬窟隱藏了許多優秀的職人!
bottom of page